“哥,你太较真了。”

    杜亮亮拍拍他的肩膀:

    “现在谁还在乎米香不香啊?

    城里人都看包装、看品牌。

    只要卖得上价,管它什么品种呢!”

    李冰没再说话,把米袋还给杜亮亮。

    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,在岔路口分开时,杜亮亮突然说:

    “对了,乡里通知明天开动员会,每家都要去人。

    李大扁担让我告诉你,回去开个村民小组会商量商量。”

    回村的路上,李冰特意绕道去了东头的盐碱地。

    这片地往年收成最差,今年种了他的改良品种后,亩产竟然超过了四百公斤。

    稻子已经收割完毕,田里只剩下整齐的稻茬,但排碱沟旁还有一小片未收割的稻子——那是他特意留的对比试验田,种了从县里要来的几个‘优质高产’品种。

    李冰蹲下身,拨开稻叶仔细查看。

    那些‘优质品种’的叶片上已经出现了褐色斑点,而旁边他的改良品种依然青翠。

    他挖了一株连根拔起,根系上的根瘤明显比对照组的发达——这是耐盐碱的特征。

    “果然如此...”

    李冰轻声自语。

    他小心地采集了几株样本,用随身带的笔记本包好。

    这些将是明天会上最重要的证据。

    夕阳西下时,李冰回到了村里。

    晒谷场上已经收拾干净,但空气中依然飘荡着谷物的香气。

    他看见王婶坐在自家门槛上拣豆子,便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王婶,明天乡里要来开动员会,您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知道,知道。”